怎么查酒店去年价格表价格,怎么查
0
2024-10-13 20:01:05
想知道你的微信好友最近去过哪些餐厅吗?不过,当你看到朋友的更新时,你的朋友也会看到你最近去过哪些餐厅、景点和酒店,即使你刚刚关注过这些餐厅和景点,也会自动生成为可见的提醒。每个人。你还会喜欢吗?
这不是一个假设。美团旗下大众点评大力号召用户使用微信登录并与好友分享动态,并提供5元奖励。但这个APP没有告诉用户的是,它会极其执着地帮助你与朋友分享信息,而且无法关闭。
与真实好友分享用户去过的餐厅和酒店,但无法删除。
北京消费者李女士为此困扰已久。几天前,她按照大众点评的指导,链接了自己的微信。然而,李女士很快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我的大众点评主页开始频繁显示我的朋友关注了哪些餐厅、点评了哪些景点、入住了哪些酒店,而这些朋友的名字都是我的微信好友中的名字。”李女士怀疑,她在大众点评的大众点评活动也会被用她的微信名推送到她好友的大众点评页面。
在发现大众点评会将自己的动态分享给好友后,李女士迅速在大众点评隐私部分关闭了通过微信ID搜索自己的权限,并在微信授权中取消了大众点评的登录授权。
正当李女士以为自己“安全”时,却发现在点评的“附近”信息流中,这两家餐厅下方,居然有“好友vivi已默默关注这家餐厅”和“好友慕北护肤经理”曾默默地“关注了这家店。”
“我和这两个朋友的联系都是微信,为什么我关不掉?”咨询客服后,李女士发现,她使用微信登录后短短几天,大众点评就主动替她关注了。26个微信好友,并把他们变成了她的大众点评好友。即使她删除了微信授权,这些好友关系依然存在,之前同步的信息也不会被删除。
“这些朋友也应该使用微信登录大众点评。”李女士很不高兴。“我用笔名在大众点评上发表评论、点赞、收藏,是因为我愿意与陌生人分享我的经历,但我不希望别人将笔名背后的我与真实的我进行匹配。现在我的朋友们都在现实中了。”生活中能在大众点评上看到我的活动轨迹,我感觉很不舒服。”
最终,李女士将这26个好友一一取消关注,这也是她的大众点评上“好友”消失的原因。然而,事情还远未结束。
“我咨询了客服人员,发现我在大众点评上还有粉丝,他们一定和我一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系统主动关注了,也被我关注了。”李女士猜测,“如果他们不取消关注我,我还会在他们的大众点评里,我的一举一动都会显示在他们眼前吗?”
在折叠页面上使用比蚂蚁还小的字词的提醒不算“露骨”
7月3日,按照李女士的提示,记者也登录了自己的大众点评网。如果您选择使用微信登录,确实会弹出一个页面,提示登录后大众点评将获得以下权限,包括“获取您的公开信息等”。以及“寻找与您一起使用此应用程序的朋友”。7月5日,记者选择微信再次登录时,系统仅提示“获取您的公开信息等”。更不用说朋友关系了。
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两句话,总之,在简短的通用提示中,大众点评并没有明确告诉用户,一旦使用微信登录,用户的入住信息、关注信息、点赞信息或者自己的酒店地址餐厅将与微信好友分享信息。
但根据2016年颁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号规定,APP运营者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确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征得用户同意。
“大众点评收集的信息远远多于提示信息,违反了明示原则,涉嫌诱导、欺骗消费者,是失信的表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认为,要履行明示原则,用户必须诚实、公平、充分披露《隐私政策》。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众点评的隐私政策,记者在用户设置页面的二级页面找到了隐私协议。它需要单击“协议和声明”折叠选项才能将其打开。打开后,手机上显示的文字只有半只蚂蚁大小。它确实规定APP可以保留用户的浏览信息、位置信息、旅行计划、经常使用的酒店、租车信息等。经授权,大众点评还可以从合作伙伴和第三方获取这些信息,也可以共享这些信息与第三方。
大众点评在其隐私政策中还特别指出,它将“为了出售、奖励或让您拥有更广泛的社交圈的目的而使用、分享或披露您的信息”。
这些术语虽然在文字上帮助大众点评规避了法律责任,但入口并不明显,也没有黑文提示。条款中的黑字是“如果您不同意本隐私政策的任何内容,您应立即停止使用”。我们的服务。当您使用我们提供的任何服务时,您同意我们按照本隐私政策收集、处理、存储、使用、共享和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也就是说,无论消费者是否拥有,只要您在未仔细阅读本条款而使用大众点评的情况下,无论您有什么意见,均默认同意大众点评收集、使用您的信息。
“所谓明示原则的核心在于明示披露,而不是简单的公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潘和林认为,未能告知消费者所有信息用途违反了信息采集的明示原则。大众点评以红包为诱因,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信息实现公司利益。尤其是如果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或者造成损失,其性质就更进一步,即涉嫌诱导、欺骗消费者。
必要时是否删除或者不主动删除,都是对消费者被遗忘权的侵犯。
最让李女士难受的是她无法删除的更新。当她关注好友时,系统会自动将好友打包关注,但当她取消好友时,只能一一取消,非常麻烦。
潘和林将这些障碍解释为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平等,进入或退出的难度不能人为设定。一键关注所有好友,并且要取消授权,需要一一取消,相当于人为设置退出难度,是一种不公平的协议。”他解释说,侵权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一个是作为,一个是不作为,大众点评在取消授权后未主动删除相关同步活动信息,属于不作为侵权行为,也侵犯了消费者利益。
刘俊海进一步证实,大众点评设置的这些障碍侵犯了消费者的被遗忘权。
“消费者的被遗忘权也是隐私权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25日实施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明确,商家收集用户数据时,必须征得用户知情同意,消费者有权编辑可以要求商家更新个人数据,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有被遗忘权,或者说后悔权,可以要求商家彻底删除服务终端和存储服务器中的消费者个人数据,并且不能保留安静点。”刘俊海说道。目前的情况是商家不同意删除,或者删除了但没有删除彻底。“这是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最大短板,我们希望正在修改的电子商务法能够明确消费者的被遗忘权”。
从互联网行业来看,无节制地收集和滥用用户隐私已成为普遍问题。甚至一些大型平台在用户隐私方面也没有遵守合法、正当、必要、明确的红线。
“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快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实践,但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不具备可操作性,执法机制滞后。”潘和林认为,个人隐私保护“很难符合法律规定”。“需要紧急解决,必须制定惩罚性赔偿措施,即赔偿责任大于侵权责任。”
刘俊海建议,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经营者的行政指导,加大社会监督力度。经营者如有违法行为,应当停业整顿,甚至下线。对于受到伤害的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协会或省级消费者协会组织可以考虑提起公益诉讼,特别是惩罚性赔偿公益诉讼,这样企业侵权所赚的钱不足以抵消巨额赔偿金。赔偿,而且罚款太高。敢再做一次。
大众点评回应“显示去过酒店的好友”功能:真诚道歉并进行整改
对于“大众点评泄露用户隐私并分享并展示好友光顾餐厅、酒店的情况”一事,大众点评官方微博9日下午表示:“对此给用户带来的困扰,我们深表歉意。”
微博表示,打造朋友关系链产品功能的初衷是希望愿意分享的用户能够通过大众点评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精彩体验。
“但我们也发现,这种功能设计在用户体验方面考虑不足,与我们的初衷相悖。”大众点评坦言,“我们将启动产品整改升级”。